2)第359章 谶言_横刀十六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起来,良田纵横数百里,从许昌绵延至寿春,一场丰收就收七百万石粮食,还是以稻米为主。

  黄河两岸则多种粟与麦,同时迎来丰收。

  这也算是近十年以来,难得的好年景。

  有这些粮食的支撑,梁国物资大为充实,不再有百姓逃亡江东,人心越发稳固起来。

  曾经消失的商贾又开始盛行起来。

  百姓闲暇之余,也会打打猎,采摘山货,到城池里贩卖。

  而许昌、邺城、广固、郓城、彭城等大城开始出现大商贾,生意范围扩充至代国、江东、燕国、并州等地,互通有无。

  在李跃的理解中商业能更快促进国力复苏。

  毕竟很多东西官府弄不到,这些商贾却神通广大,什么都能搞来。

  代国的牲畜,江东的劲弩,燕国的优良战马,市面都能见到。

  不过,王猛却对此大为反对,接连上表,“国家当以农为本,商贾逐重利,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为能事,伤国家之根本,此风绝不可涨。”

  这还是李跃与王猛的第一次观念不合。

  重农抑商,历代皆是如此。

  商鞅颁布法令禁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

  西汉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晋朝令商贾一足着白履,一足着黑履。

  李跃不置可否,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商贾也是一柄双刃剑,至少目前能快速提振国力。

  但王猛的上表很快又来了,“管子云:万乘之国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有千金之贾,然者何也?国多失利,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殿下大开商贾之风,民皆逐利,谁治耕桑?商贾易收买,出卖国家,还望殿下多多思量,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

  管仲是商人出身,青楼行业的创始人,成为相国后,却反对商贾。

  一个万乘之国如果出现了拥有万金的大商贾,一个千乘之国如果出现了拥有千金的大商贾,说明国家和民间的财富被商贾窃取了。

  百姓和国家因此陷入穷困,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导致国家混乱。

  而“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意思是经济权力由国家和君主统一掌握,这样的国家才强大无敌。

  反过来,经济命脉一旦被商贾掌控,国家就是商贾的傀儡。

  李跃读完叹为观止,老祖宗在战国时代已经看出资本野蛮生长的害处……

  没过两天,王猛的第三封上表又来了,满篇三四千言,详细论述了商贾壮大后的各种危害,列举西汉成都人罗裒,货赀至千余万之巨,此人拿出一半家财,金银开道,得曲阳、定陵侯,直接打破西汉非军功不得封侯的惯例。

  然后依其权力,再赊贷郡国,人莫敢负,当地官府亦不敢言,逐渐垄断整个蜀中的盐井之利,获利之丰厚,超出当年拿出去的十几倍……

  商贾壮大的最大威胁是一定会渗透官府。

  王猛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不限制百姓小商小贩,但一定要限制大商贾,课以重税,对他们贩卖的货物严加管理,同时严禁官吏从商。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