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3章 人情_横刀十六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人情

  李跃屯兵于黎阳,就地整合匈奴人。

  挑出其中的将领、贵人,送到陈留安置,裁汰老弱病残充为僮民,只比奴隶略高一等,毕竟他们投降后表现不错,不哭不闹,主动配合。

  选募精兵六千,单独列为轻骑营,李跃亲自选拔军官,以相貌敦厚,眼神单纯者为佳。

  挑选只是第一步,连续四五日,李跃都在进行思想上的改造。

  匈奴与华夏渊源太深了。

  司马迁在《史记》就认为“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当然,真实情况如何,谁也不知道。

  而在李跃眼中,只要是黑发黄皮肤,便是东方人、华夏族系的,这跟羯人有本质不同。

  而历史上的白种人入侵华夏,不是第一次发生。

  商朝时便从西域入侵,被一代女战神妇好击败。

  历史往往充满了各种巧合,妇好的陵墓就在邺城附近……

  李跃指着自己脸道:“某与你们生的一样,流着一样的血,说着一样的话语,尔等俱为我华夏族裔,今羯人侵我中土,尔等身为华夏血脉,自当奋起反击之!”

  这话自然让下面的六七百新晋军官们激动起来。

  从刘渊立国的五十年来,匈奴人也处在巨大的迷惘之中。

  一会儿是汉国人,一会儿是赵国人,在身份认同上不断摇摆。

  李跃直接给了他们新的身份,承认他们是华夏族裔!

  诸族几百万的人口迁入河北,晋人衣冠南渡,北地诸族融合已是历史大趋势,李跃没有将诸胡斩尽杀绝的实力,所以只能顺着历史的长河向前,尽可能的团结一批人。

  即便杀的血流成河又如何?

  辽东、漠南、漠北、西域、陇南、黔中,一批又一批的异人在翘首而望。

  在李跃个人看来,华夏帝国的扩张史,就是一部融合史。

  商朝,青徐之地被称为东夷。

  春秋,荆襄的楚国被称为南蛮……

  华夏的强大正在于强大的文明向心力,吸引周边文明不断融入其中,成为华夏的一员。

  在李跃的改造下,这几百军官很快就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当然,轻骑营的正官多为黑云将,副官才是这些人。

  每个队都配有一名校事,以监管他们的风气和想法。

  新军还在磨合之中。

  北面消息接连传来,周成对付不了黑云军,调头去寻苻氏的晦气,苻健却派苻雄西进,渡孟津而攻占洛阳。

  周成在枋头周边游弋了数日,见枋头防守严密,无可乘之机,便引军回返邺城。

  苻健当即尽起部众,西下洛阳。

  北方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李跃刚准备打道回府,董闰却怀揣邺城的诏令来了,神色不大好,“诏令:即刻将刘国人头、并俘虏、战马送至邺城,不得有误!”

  冉闵连年大战,不事生产,从梁犊叛乱以来,几乎不是在征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