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85章 一字并肩王_综武:多子多福,从江玉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承志不是故意不见就好,代表两人还有谈的余地。

  “侥幸解除了。”

  萧瑀点了点头,直接进入正题:“不瞒曹兄,我这次来,也算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来的,那颗血人参就是陛下特意让我带给曹兄的。”

  “哦?那我还要多谢陛下才对。”

  “哈哈。”

  感觉到曹承志对于杨广没有什么恶念,萧瑀终于放下心来:“我听说过曹兄的事情,当初是宇文阀先挑衅曹兄的,他们被灭族也是理所应当,后来曹兄为了躲避宇文阀的余孽,才加入了瓦岗寨,其实曹兄与陛下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曹承志不动声色:“萧兄是什么意思?”

  “陛下想请曹兄入朝为官!”

  虽然早就有点猜到了,但是此刻听到萧瑀开口,曹承志还是惊讶不已,要知道,自己的瓦岗寨可是如今大隋境内声势最大的反贼,按理说应该是杨广最想除掉的人了。

  却没想到,杨广竟然想要招安。

  看到曹承志一脸惊讶的样子,萧瑀不由叹了口气:“看来,曹兄对陛下还是多有误解啊……”

  “世人皆传陛下是昏君,可是,陛下的哪项决策不是为国为民?”

  “兴科举,开大运河,三征高丽,哪一件事不是福泽千秋的大好事,曹兄不会也信了那些世家的抹黑吧?”

  其实,曹承志对于杨广确实没有什么恶感,正如萧瑀所说的,兴科举,开大运河,三争高丽这些确实是福泽千秋万代的大好事。

  科举制的出现,打破了世家对于知识与权力的垄断,使得平民也有了阶级跃迁的可能,就凭他能一直流传到后世,就足以证明科举制度的好处。

  而开大运河一方面加固了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大隋的河运能力,从后世的角度来讲,确实是功在千秋。

  至于三征高丽,对于大隋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只是可惜他失败了,导致杨广成了罪人。

  其实,以曹承志的眼光来看,大隋如今民不聊生,主要原因还是各大世家造成的,与杨广的关系其实并不大。

  轻轻摇了摇头,曹承志开口说道:“杨广的一系列手段,可以说是动摇了世家的根基,如今大隋变成这样,也算是理所应当。”

  萧瑀微微一愣,随后点了点头:“还是曹兄看的透彻,不过,事已至此,陛下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选了,只能寄希望于曹兄身上。”

  “我来之前,陛下特意嘱咐我,只要曹兄答应入朝为官,无论是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甚至可以让曹兄异姓封王,将瓦岗寨与荥阳城等地封为曹兄的领土!”

  说罢,萧瑀眼神炙热的看着曹承志。

  此刻的萧家,因为萧皇后的原因,已经与杨广彻底绑在一条绳子上了,他自然是希望曹承志能够答应下来,这样自己等人也有底气渡过难关。

  只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