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良乡县衙,驿站文会_大明抄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休一手扶额,一手朝房门挥去,便有伏龙气息吐出,凭空将门关上,才接着道:“说不定睡一觉起来,明天宁王就登基了。”

  “篡位之君,我绝不事他!”

  吴品一脸正气,慷慨道:“若宁王登基,我便是在书院读一辈子书,也不出仕!”

  “你这脾气,就是书院举荐你出仕,也多半是个孤臣,一辈子无法升迁,倒不如在书院读书的好。”

  方休摇头叹道。

  “那又如何?”

  吴品反问一句,直言道:“我若为前途去做个只知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小人,才愧对书院的栽培,无颜再见乔先生!”

  嘶——

  你骂谁呢?

  “不说此事。”

  方休挥挥手,转过话题问正事。

  吴品便取来几个卷宗,跟方休大致说过情况,面露迟疑问道:“方休,这邪教牵扯到修行之人,才会发文给奉部,以你的修为……”

  方休一笑,自信道:“不用担心,我明日便去青石观,请我师伯张岭张真人。”

  边上捧盏端茶的胡小桑闻言,心中一动,暗暗喜道:“方观主那只勾鬼,修为定然不差真人,怎还要去请……定然是了,那勾鬼被留在无厌观了!这么说来,岂不是我的机会?”

  “若是张真人出马,想必手到擒来。”

  吴品点点头,放下心来,这才继续跟方休探讨案情,又细说几分关键。

  一会儿,有衙役进来通报,说马车已经候着。

  吴品听得皱眉,不满道:“驿站不过几步路,何必糜费公帑准备车马?”

  方休过问,才知道原来是县令给他安排的接风宴席与落脚处。

  “这是县令爱民如子,不愿百姓多受克门荼毒,才花心思招待奉部来人,以求早日结案。”

  方休张口就来。

  只求这木讷姐夫,别一根筋把县令也给得罪。

  “既然是公务,就该尽职尽责,难道不花心思招待,就不能早日结案?”

  吴品却是根本没听进去。

  又嘟囔几句,吴品才收了卷宗,领方休二人出门。

  一行人登上车马,不一会儿便到驿站。

  说是驿站,其实是处酒家。

  原本大河从此过,是处兴盛码头,朝廷也在此设置驿站。后来河流改道,只留一片小湖泊,码头自然不再,驿站也被裁撤。

  留下的屋址被商贩购置,建起一座酒楼,就叫驿站楼。

  这也是良乡县少有的别致地方,连燕京城里都常有人来设宴。

  已是天色近黄昏,正是酒家开张时。

  早有下人候在门前,将方休几人迎进一处广阔雅间。

  这雅间临湖一排栏杆,直见幽静院中几株雪梅,再远几步便是一截栈桥,架在波光粼粼的湖面。

  几只火炉藏在栏杆下,烘得房内暖洋洋,不叫寒风滋扰。

  雅间内,却有不少人影。

  为首一人身着官服,想来便是良乡县令。

  其余的皆作书生打扮。

  方休还看见一个熟人,王薄。

  这王郎如今已非是初见时的朴素模样,衣着大方得体,颇有几分偏偏公子之风。

  王陈氏的译本《非人经》十分畅销,她又带了不止一本勾文书籍,不紧不慢翻译着,叫燕京几大书局望眼欲穿,早早开出高价来,王家自然便富裕。

  王陈氏甚至还是西川乌猪肉的第一个主顾。

  “方观主?”

  王薄亦是面露诧异。

  不等这二人叙话,其余书生已经纷纷起身,欣喜开口。

  “吴明月来了。”

  “吴明月,快快入座。”

  场中一时气氛热烈。

  这情形,连胡小桑都看明白,轻声嘟囔道:“这哪里是给方观主接风,分明是个文会。”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