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83章 龙画_拣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坛子,应该是出自建窑吧。”

  “王先生好眼力。”

  祝专家称赞起来:“没错,这些坛子确实是建窑生产的东西。说起来,建窑极少生产坛子的,但是老板亲自去到建阳作坊下订单,让人帮忙制作了一批坛子。不仅可以作为观赏器,另外还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给客人。只要等到客人吃不完,准备打包带走的时候,这些坛子就能派上用场了。”

  “老板真是有心,难怪生意这样兴隆。”王观笑道,不是存心说好话,而是由衷之言。毕竟在坛子之中,他也看到了香满园的招牌标记。把坛子送给客人,客人回去摆在家里之后,自然时时刻刻想到这间菜馆,老板广告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而且这种广告是阳谋,就算大家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反感的心思。相反,或许还觉得老板十分厚道,热情有礼……

  社会日新月异,营销的手段也层出不穷,王观也见怪不怪了。

  当然,王观并不是十分关注坛子,稍微打量了眼,目光就随之移动到边的墙壁上了。因为在墙壁之中,也附庸风雅地悬挂了一幅画,一幅龙画。

  图画是立轴,画中是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出没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兴风作浪。飞龙过处,云烟翻跃升腾,气象万千,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

  中国的民族图腾是龙,对于龙的崇拜论古今,一直没有消退。在包厢之中悬挂一幅画有龙的图案,这是十分正常的情况。然而让王观感到意外的是,龙画纸质比较陈旧,看起来很像是古画,而不是现代的作品。

  说起来,由于古代的皇帝与龙联系起来,自称为真龙天子,所以士大夫们也很有默契,再怎么喜欢龙,也极少以龙作为绘画题材,免得不小心犯了忌讳。

  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在古代流传下来的龙画极少。不像是瓷器,有龙的图纹很多,主要是官窑瓷器本身就是皇帝使用,自然不用担心忌讳之类的事情。[

  当然,真正视龙为禁忌的,应该是元明清。在元代之前,士大夫画龙,尽管不多见,但是也比较平常。据王观所知,在中国古代的绘画史中,至今有画龙作品传世的画龙高手当南宋画家陈容。

  注意,是有作品流传下来的高手,而不是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的演义传说。

  反正龙画在三国时期就比较盛行了,三国东吴有个画家曹不兴,为讨好孙权家族,画了幅青溪见赤龙出水图送给了孙权的儿子。名画家6探微在秘府中见到这幅画,尝试将它放置水上,立即看见图画蓄水成雾,累日滂霈,还真像一条真龙在兴云布雨!

  这段轶事,一是说明当时阿谀奉承之风已盛,二也说明龙画技法在当年已日臻完善。

  从三国曹不兴开始,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的张僧繇,再到唐代吴道子的乘云图,然后就是宋代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宋代的龙画比较泛滥,可能是为了求雨吧。正是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么绘画的人相对来说也比较多了,绘画的技术自然愈加完善。

  到了南宁时期,陈容的龙画是当时的最高水平,他的龙画深得变化之意,泼墨成云,水成雾,画笔线条劲健,晕染水墨淋漓,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陈容就是闽省人……(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