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二节 百图村远征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饼、兵粮丸等中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携带食品都一一试做过。吴南海还开发出金华酥饼这个相当诡异的东西。事实证明,此物的确可以长期保存,但是实在让人难以下咽。而且酥饼要大量的猪油,眼下一切油脂都算是“战略物资”。

  干煎饼、炒面、馕还有干馍都是成熟的便携式干粮,加工也容易。特别是煎饼,在攻打苟家庄的战斗中体现出了其价值。煎饼极耐储存,过去山东老百姓出远门时常带的干粮。但是临高的粮食情况是米多于面,虽然山东煎饼的主料实际上是红薯,但是红薯的营养价值太低,不符合军用口粮因此它和炒面、馕之类的面制品一起出局了。

  剩下的就是米制品,叶雨茗提议做炒米,还提出了用炒米和麦芽糖制造炒米糕。但是炒米的可保存性不如炒面,他们也没有麦芽糖可用。于是又人提议继续造兵粮丸――过去他们做过一些:这玩意的口味实属恐怖至极:用煮熟的米饭晒干之后做成的,据说极耐储存――当年的日本武士就是每天啃着个玩意打仗的,大伙在试吃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东西也只有日本人才吃得下去。

  米粉、米饼、米面、米线、饭团、米皮子……各式各样的米制品被大家从记忆深处挖掘出来,经过食堂和农业部门的通力合作,充分查询资料和发挥各自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很快就搞出了满桌的试验品。

  这次军粮实验在文书上便获得了一个伟大的名字“长征计划”,后来吴南海考虑到这个伟大的名字以后可能还有他用,便变成了现在档案中相当虎头蛇尾的“草地计划”这个名字。

  面对着整桌怪诞,而且看上去更像整人之用的所谓野战口粮试验制品,众人在试吃的问题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将这些东西全部分配到远征军,然后在部队最饥饿的时候分发进行观察,让部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但谁是那个随军观察员呢?一想到那些愤怒的军官们,众人立刻再次开始互相推委……

  正在大家左眼对右眼,试图摆脱接受这个生命危险的任务时,救星终于出现。就是最近一直在新军司令部出入的睿智的参谋部参谋东门吹雨。他在这个紧要关头,路过了农场。

  东门吹雨本来是想看看在农场能不能搞点西红柿之类的私货,顺便看看吴南海这里的小姑娘,但被发现之后,在经过一阵短暂却暧mei的足够麻死一头猪的对眼之后,所有人十分热情的要求了东门吹雨同志来农业部观摩野战食品的研制工作……

  东门吹雨同志在被一阵大无畏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毅然同意了代理农业部的野战食品调查。并且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两个番茄。农场的一众同仁,怀着崇敬的心情目送着他的背影。俗话说的好:风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