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章 这篇文章不错吧?!_科技异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放命题最能体现水平,要不这样,就随便让小宁的程序写一篇关于风景的文章嘛,体裁不限。完成了我们在让学校文学院那些一辈子研究各种文体的教授们去点评一下,如何?”

  “宁清,你觉得呢?”

  “哦,那就这么输入了。”

  说完,宁清就将周承志提出的要求输入到程序的对话框中。很快系统回应了一篇内容……《螺洲阁序》。

  看到这篇文章的一瞬间,宁清便觉得这破程序着实太浪费了。

  地球上的千古第一骈文,竟然在一辆普通车上横空出世,如果让他的作者王勃大佬知道,大概会气得从棺材里蹦出来再挂一次。

  但现在他能做得不多,两位大佬都坐在他身后伸着脑袋看着,他也不能将文章删掉让程序重选一篇,只能将手中的笔记本电脑默默地递给了坐在他身后的两位大佬。

  “这就好了?我来看看……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嗯,什么什么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这是电脑写出的句子?”

  才读到一半,陈泽良便有些撑不住了,不止是因为这篇文章中有些生僻字他都不认识,念不出来,也因为那千古名句带来的震撼。

  说实话,宁清刚刚说他的程序能写诗,陈泽良是不太相信的。本以为可能是在网上找一些打油诗充数,也可能是死套押韵规则,创作一些人不太能理解,但朗诵时又能完全押韵的句子。

  但当看到这篇文章之后,陈泽良觉得韦斯特芯片那三千九百万瑞元花的似乎挺值。

  虽然陈泽良自认文学素养并不算高,但最基本的品鉴能力还是有的。

  这篇文章一看便是文学大豪的手笔,最重要的还是对古文的理解要够深入。毕竟现在的文字体系跟语法跟古时还是有所不同的。

  陈泽良目瞪口呆的时候,周承志又往后念了一句:“……渔舟晚唱,响穷梁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螺云之浦……”

  显然生成这篇文章的时候,程序对文章中的人名跟地名都结合永汉历史进行了简单修改,把原文中的彭蠡即洞庭湖的古称改成了梁璐,也是永汉共和国境内著名第一大湖永昌湖的古称,城市名衡阳则改为了螺云市。

  这两个地名也是周承志情不自禁念出声的原因,因为他的祖籍就在螺云市,永昌湖距离他家并不远,满打满算也就是七、八十公里。

  “这个……能不能把文章在微聊上发给我们?”匆匆的将文章浏览一遍之后,周承志率先提出了要求。

  “额……我好像没有您的微聊号。”宁清挠了挠头。

  “没事,你发给我就行了,我再发给老周。”不等周承志拿出手机,陈泽良便主动开口说道,说完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