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章 崔氏_二嫁东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们陆续入坐。

  崔平英夫妻仍旧坐在上首,只不过崔文熙跟赵承延调换了位子。

  平日里赵承延跟崔家人相处得还算和睦,崔文靖不知内情,落落大方同他说笑,问起他在魏州的经历,赵承延皆一一答之。

  两人一个在工部,一个在刑部,都谋了侍郎职位,且都有爵位在身,一般情况仕途算是到顶了,宫里不会放大权到他们这类人身上,需防范逆反。

  赵承延很是心细,在同崔文靖说话时还不忘替崔文熙布菜,知道她爱食胭脂鹅脯,亲自给她夹了一片放进碗里。

  这细微的举动落到金氏眼里,觉得二人还有回旋的余地。

  一家子在饭桌上和睦相处,赵承延时不时看她,眼中皆是温柔笑意。

  崔文熙没有发作,给双方留足了体面。

  他离京小半年,作为崔家的女婿来说,是非常周到妥帖的,会问候镇国公夫妇身体情况,但凡这边有什么需要帮衬着,总会办理得干净利落。

  很讨他们喜欢。

  在为人处世方面,赵承延完好地继承了他阿娘惠妃的智慧,不论是在宫中,还是在朝堂,可谓八面玲珑。

  说起他娘惠妃,算得上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她原是丰州人氏,姓燕,家中算得上殷实。

  前夫本是秀才,却过早病逝,留下三岁幼子给她,那孩子就是庆王赵承延,他本名姓宋,单名一个良。

  早年朝中遇叛乱,武帝御驾亲征,兵败至丰州时得燕氏母子救助。

  那时叛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燕氏孤儿寡母临危不惧,用巧计哄得叛军被误导,从而救下先帝性命。

  武帝一生要强,风流成性,唯独对燕氏钦佩至极。

  后来朝中平叛后,武帝亲自前往丰州接母子回京,聘娶燕氏为妃,赐子宋良国姓赵,入了皇室玉牒。

  这就是庆王赵承延的来历。

  武帝一生有六子三女,赵承延排行老四。

  他虽然被皇室承认,但血脉始终不是赵家人后裔,不能像真正的皇子们恣意骄纵,故而惠妃时常告诫他莫要生出不该有的念头。

  赵承延打小就受惠妃管制,也学会了察言观色,处处表现得恰到好处,只为自保。

  要知道当年圣人赵君齐还是太子时,日子就不好过,更何况他们母子?

  武帝认为太子平庸难当大任,又因他酷爱音律,在武帝眼里更是玩物丧志。若不是因为太子是嫡长子,武帝念在早逝原配的情分上,早就被废了。

  东宫不受待见,老二秦王和老三靖王动了夺位的心思。

  两人明争暗斗,又都受武帝喜爱,几乎可以预见东宫的尴尬局势。

  那个时期朝中人人自危,党阀相争得异常厉害,惠妃母子怕受牵连,英明的选择跟着武帝的动静走。

  后来还是赵玥出生后,东宫的日子才渐渐好过了些。

  小子聪明伶俐,又生得玉雪可爱,很讨人喜欢。

  起初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