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箭鱼出航_烈血苍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短短三天之后,远征二号收到了动力炉、推进器,以及其他几处关键部位的设计图纸。

  欧展鹏一眼就看出,动力炉与自己上交的图纸许多相似之处,却又不是完全一致,显然是军方的专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毕竟不是用在庞大的战舰上,小型飞船使用的反应炉,结构肯定不一样。

  至于怎么个不一样他就说不上来了,上面绝对不会胡乱安排,好不好用暂时不敢说,但一定与远征二号的实际情况十分匹配。

  第五天,二号舰又收到了非重点位置的图纸。

  重点和非重点很好区分,前者都是以金属打造,而后者都是用固态烟吹制。

  基地的速度快得惊人,效率更是前所未有的高,但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成堆的实验废物。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打印和组装。

  欧文本以为,打印那么复杂的设备,必定需要很多时间,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二号舰上有个专门的打印舱,把图纸输入设备后,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打印头一齐探出来,大的负责主体结构,小的负责微小细节,还有不大不小的负责中间层次。

  总之一句话,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最大限度提高打印效率。

  本以为需要花不少时间,结果只用了两天就打印完毕。

  欧展鹏顿时恍然,怪不得是三天收到图纸,合着是用一天设计,另外两天打印实验?

  用一天时间设计确实猜对了,但图纸却不是一套,而是数套图纸同时上马,每一套的细节都有不同。

  不是单秋宇喜欢脱裤子放屁,实在是时间太短,参与设计的专家也拿不准到底哪一套方案最合适。

  军方也是雷厉风行,干脆所有的图纸一齐打印。

  就这样,数台同型号的3d打印机同时在国内的不同地域开工,硬是在短短两天之内,打印了二十多台动力炉。

  实验人员早就做好了准备,甚至等不及动力炉冷却,就立刻开始试车实验,结果光是当场爆开的就有八台之多,剩余的十几台,也在后面的实验中陆续出现问题。

  设计人员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紧急修改,从运行良好的几台动力炉中选取一款,最终才拿出二号舰收到的这一版方案。

  虽不完美,但足够使用。

  非关键位置就简单了,人类的航天技术虽然还很原始很简陋,可现役退役的飞船却有不少,找出一款合适的紧急修改一下,就是一份可用的设计图纸。

  反正也没打算用多长时间,根本用不着那么成熟,

  112箭鱼出航(第1/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能坚持到木星就可以了。

  就这样,基地只用了七天就拿出了全套图纸,而二号舰同样用了七天完成打印吹制,又用了两天时间组装,快速飞船顺利完工。

  从上报方案到最终下线,一共只用了十二天。

  成舰长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