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6章 新旧团结靠张三_北宋大法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真的能够在当地建设好公检法,同时他不会冤枉陆诜,此策倒也不错。”

  吕公著稍稍点头。

  司马光扶着额头叹道:“但是到底是我在利用陆诜,将来我如何面对他。”

  文彦博道:“事已至此,你恐怕也改不了什么,再说,那绥州一案,至今确实有不少人不服,当时陆诜本有机会回朝入相,结果自那事后,他的仕途便无法再进一步,心中难免会有委屈。

  而那种谔定也非常难受,事事都被人盯着,隔三差五就被人弹劾,何不趁此机会,给此案一个了结,未尝不是一种成人之美啊!”

  “文公所言甚是。”

  吕公著点点头,“这话说回来,在西北地区建设公检法,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三愿意去的话,给他一点帮助,倒也不为过。”

  司马光瞧了二人一眼,“二位不会是在安慰我吧?”

  文彦博打趣道:“就你这执拗的性格,我可是安慰不了。”

  吕公著呵呵笑了起来。

  他们误会了王安石,这事当然不是王安石干得,而是赵顼操纵的。

  如拱火这种事,赵顼绝对是专业级别的。

  因为皇帝要对付哪个大臣,一般都是暗中派人在朝中煽风点火,别人点这火,可能还点不燃,但皇帝要这么干,这火是一点一个准。

  屁大的事,都能够给你烧起来。

  很快,这事就在朝中闹起来了。

  清算旧账,本也是这些官员最爱干得事。

  尤其是很多文官,对于赵顼偏袒种谔是非常不满,既然有人要闹,他们也都站出来说话。

  制置二府条例司。

  “吉甫,你来的正好,我这有事与你商量。”

  “什么事。”

  “你可有听说绥州一案?”

  “听说了。”

  吕惠卿点点头,“其实这事我感到有些纳闷,来得有些莫名其妙。”

  王安石道:“不是许多大臣都希望将张三调去西北吗?你暗中让人建议让张三去审理此案,顺便在当地建设公检法。”

  吕惠卿忙问道:“此事乃是恩师所为吗?”

  王安石摇摇头道:“我估计是司马君实干得,但这并不重要,之前我就与张三聊过,他愿意去西北治理盐政,这盐政若不治理好,盐钞只怕也维持不了多久。”

  吕惠卿道:“可他去的话,要么是在检察院,要么是去皇庭,这盐政也不归他管。”

  王安石道:“他只负责整顿吏治,清除腐败,至于盐政的话,我会安排元绛过去接替薛向的职位,出任转运使。”

  吕惠卿点点头道:“元学士可真是一个上佳人选,他是翰林院为数不多支持恩师新政的大学士,另外,他曾在河北治理过盐政,也取得不错的政绩。”

  王安石笑着点点头,又道:“其实将张三调走也好,他在这里,这一会一个事,经常打断我的新政,咱们制定的计划,已经不止一回,因他而改变。”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