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五十章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_神级复兴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字能够描述的故事,那是有过程,有原因,有无数亡灵和冤魂,尸骸和血浸透染黑了长江后,被记录在教科书中的寥寥几笔。

  但是作为一个华夏人,尽管从这寥寥几笔,也能看到泪流满面的冲动,因为那是深埋在血液中的伤痛。

  但是这样的历史背后,还隐藏着什么,或许是更为重要的东西。

  仇恨固然需要铭记,但是仇恨过后的人们还要继续往前走,罪人受到处罚,才是应该有的结局。

  可惜有一些罪人,喜欢自欺欺人。

  张纯如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罪行,让他们在阳光下无所遁形,付出应有的惩罚。

  张纯如在这本书里还有个最重要的立意,就是反思,战争带来的除了血腥和杀戮,带来的真正是什么。

  在张纯如搜集的资料中,有一些东瀛当时战犯的,东瀛当时的参谋长多田骏根本不想进攻金陵,但是不进攻,就没有粮食,就会死人,当时又有多少士兵是心甘情愿来参加战争的?

  另外一个就是,但是金陵守备军15万人,保守估计百姓50万人,而东瀛军队只有5万人。

  即便是守备军装备能力都不足,但是东瀛军队几乎兵不血刃的杀入金陵城,而当时的守城官唐生智却已经撤退了。

  战争,到底带来了什么?

  张纯如写完了这本书,在美帝发售后掀起了巨大风波,这本书成为了当年美帝十大畅销书之一,所有人都开始关注这件比当娘纳粹集中营有过之无不及的恶劣事件。

  张纯如为了更好的宣传,开始进行全国巡回签售演讲,在演讲的过程中,她流产过一次,失去了自己还未谋面的第一个孩子。

  而流产带来的荷尔蒙紊乱,是最容易诱发生理性躁郁症的原因之一。

  在张纯如收集资料的时候,无意中找到了一位当年在金陵大屠杀中一位德意志国的商人,当时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在金陵痛当时的二十几位外国友人筑起了一个国际保护区,庇护了数以万计的龙国人。

  他叫约翰拉贝,被称为华夏的辛德勒。

  张纯如找到他的后代,并且说服他的后代约翰拉贝的日记公诸于世,成为金陵大屠杀这段历史中最为重要完整的史料。

  王耀在合上张纯如在离别时给他的日记和那本《金陵大屠杀》,独自一人发呆了很久。

  最后吐出一口浊气,将毛笔放在快要干涸的砚台中,沉默再次出神,试着提了两次笔,仿佛手中笔杆万斤沉。

  最后在宣纸上写下两个大字,一行小字。

  ‘耻辱’

  ‘侵略者和被侵略者,谁的耻辱。’

  毫无疑问,战争是耻辱的,发起战争的也是耻辱的,制造战争的也是耻辱的,受到侵害的人不耻辱,弱不是一种原罪,是被畸形事实扭曲的无辜。

  如果王耀没有出现,那么张纯如在2001结束巡回签售演讲后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