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玻璃屏风_红楼,我成了宁府玄孙贾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大碟碗,吃饭的人就五个,凤姐,平儿,贾蔷,姥姥和板儿,算是够奢侈的了。

  看着刘姥姥不敢动筷子。

  贾蔷率先夹了起来。

  给姥姥夹了一大坨肉,又给板儿夹了很多。

  免得他们自己来的话,不好意思下手。

  刘姥姥吃的还算斯文,今天是有事来的,也不是专为吃这一顿饭。

  但是板儿就死命的往嘴巴里塞。

  没一会儿吃过了饭。

  把碗筷收拾了,开始谈事起来。

  “酒足饭饱了吧,蔷哥儿,说吧。”

  贾蔷笑道,“其他的倒还好,有一桩子事得说一下。凤婶婶你这儿有一块玻璃风屏,明日宁府要请一个要紧的客人,借来摆一摆,随后再还过来。”

  “怎么不早说,东西已经不在我这儿了。”

  “这几日,京中的诰命有常来见尤大婶婶。宁府中也没有什么风雅的东西,这才找凤婶婶要玻璃屏,充充门面。”

  “偏我的东西就是好的。尤嫂子要,行,派几个妥当人抬走吧,要仔细着,可别磕碰到了,这东西可精贵呢。”

  凤姐和尤大嫂子的关系很好,听说是她借,二话没说答应了。

  贾蔷笑道:“谢过凤婶婶了。我去瞧瞧这是个怎样的物件。”

  都看到了,凤姐还说东西不在,忽悠自己呢。

  走到了那块玻璃屏风前,看着精致,但是玻璃工艺粗糙,照不出个景致来。

  王熙凤:“这玻璃花了三百两银子从胡商那儿买来的,再有外边加上的这黄梨木框,又是一百两银子。弄坏了你可赔不起。”

  真够贵的,一块普通的这么粗糙的玻璃就敢卖三百两,无非就是些砂石制成,能值几个钱。

  和精美的瓷器比,这玩意一文不名。

  但物以稀为贵啊,胡商的玻璃在这个年代确实是个稀奇物。

  继续又跟贾蔷说了些宁府上的事。

  大多事已经交还给了尤大嫂子,但还有着些没有交接清楚,跟贾蔷说道说道。

  大概十分钟的样子,停了下来。

  凤姐问向刘姥姥:“刘姥姥你呢,你过来是有什么事情。”

  刘姥姥赶紧回应着说:“今日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中一口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只能带着你侄儿投奔奶奶来了。”

  又推了推板儿:“你爹在家怎么教你的,快说,别只顾着吃果子。”

  凤姐何等聪明人,知道刘姥姥的来意,抢话说道:“别你侄儿的,他算什么侄儿。站你旁边的这个哥儿才是我侄儿。姥姥也不必说了,我都明白。亲戚之间是该有个照应,但如今家事太杂,一时间想不到也是有的。公府,外头的人看着轰轰烈烈,大也有大的艰难。你既大老远来了,也不能白来。平儿,把柜子里头的给丫鬟做衣服的钱先拿来使着。姥姥要是不嫌少,先拿去吧。”

  也是板儿和凤姐八杆子打不着,怎么能称侄儿,贾蔷还差不多,是个正经侄儿。

  才说艰难,还以为凤姐不给钱了呢。没想到还给二十两,把姥姥喜的能过一个好年了。

  “谢谢二奶奶,谢谢二奶奶。”

  得了钱,刘姥姥这一行算是圆满了。

  贾蔷说道:“刘姥姥,我也办事完了,送你一程。”

  把刘姥姥接进来,再把刘姥姥送出去。

  拉着她又到了宁国府。

  “您在府外等我盏茶功夫,我去取东西。”

  迅速回到了家,在书架上取了几本最通俗易懂的启蒙书,包好,又走了出去。

  把书还有二十两银子都交给了刘姥姥。

  “这里头有五本书,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等一些启蒙书籍,给板儿看看。就算不会念,也要记得常写。写的多了,不会也就会了。凤婶婶给了你二十两银子,我也一样再给你添二十两,可以看看做些什么营生。再给板儿请个先生。”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