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楔子 将门之后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松多了一个字,在湖北老家结婚不满一个月就瞒着家人说出去找工作,结果是去参加了当时被认为最没有前途的红军。然后是长征,然后是到达陕北。武青松因为文化比较高,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混得并不好,新中国成立,武青松以副师长的身份转到老家担任县委书记,这个县委书记上班的第一天,还没有处理公务,他的麻烦就来了,他的发妻拉着已经16岁并且初中已经毕业的武强,眼泪汪汪地来县城找他。待妻儿心情平静下来之后,武青松立即托战友的关系,将武强送到部队上去锻炼。

  这个武强,就是武爱华的爷爷。到部队不久,就入朝参战。朝鲜战争结束,本就是普通士兵的武强已经变成了连长,然后是进军校读书,接着是官越做越大,虽然不敢说与那些正宗的红色家族的子弟相比,武强的升迁之路也是够快的,到了晚年竟然获得了上将这一共和国的最高军衔。

  武爱华高中毕业时,爷爷武强已经退居二线,基本不理什么事了。但是,在武爱华选择读什么大学的时候,爷爷武强却“武断”地为武爱华安排了以后的道路,那就是考军校。

  武爱华当然不会拒绝,而且他也很喜欢部队的感觉,本来,他从小就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嘛。

  除了武爱华外,他的堂兄堂弟等大多都是共和国的军人。武家,完全称得上是将门之后,军人之家。

  之所以如此,到并不是说武强当年就一定“以权谋私”了。武家,从祖上就传下来了一套八极拳的功夫,而武家的后人也相当争气,每一代子弟,都能将这套功夫练得炉火纯青,青出于蓝而胜于南。而与此同时,武家亦有诗书传家的传统,再困难的时候,都要送子弟上学读书。所以,这种能文能武的人才,正是部队需要的好苗子。

  武爱华的八极拳同样练得炉火纯青,一身真功夫远不是电视上表演的那些花拳绣腿能够比拟的。

  曾经,在武爱华读大一的那一年,一个曾获得亚运会武术冠军的家伙不知从哪儿知道武家是练八极拳的,硬是要找武爱华比试。武爱华说,“我练的东西,只有两个作用,一是强身健体,二是杀敌。”

  那人以为武爱华装13,便冷嘲热讽起来,从武家的祖宗说到现在,那就是武家也不过是浪得虚名。气急了的武爱华,便答应了对方的比试要求,只一招简单的崩拳,就将那个亚运会冠军的肩胛骨给打碎了。事后,武爱华遭到了武振国的严厉教育,说他不该出手那么狠。待一会儿之后,武振国又说,“哎,这事,发生了也就发生了吧。也可以让有些人明白,咱武家并不是泥捏的。”

  武爱华当然不明白武振国这是话中有话。人类社会,不管在哪儿都有争斗。一些人看到武家几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